“版话峰会”艺术家——古元
来源:高更画廊  点击量:1567  时间:2015/9/22 16:27:25

1942年,徐悲鸿在重庆举办的全国木刻展中,极力称赞一位版画艺术家为“中国艺术界一卓绝之天才”,“惟对于还没有二十年历史的中国新兴版画界已诞生一巨星,不禁深自庆贺。”徐悲鸿所说的这位艺术天才就是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代表性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以来的第八任院长,古元先生。高更画廊工作人员因首展“版话峰会”,向古元先生之女古安村老师借展之时,有幸听古安村老师讲述父亲的故事。


古元先生之女古安村老师谨慎地打包父亲的作品

初到古安村老师家,屋里的布局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老式的木质书柜排列着密密麻麻的书籍画册,一架老式钢琴上放着一尊古元先生的雕像,钢琴后面的墙上挂着古元先生生前的照片,据古安村老师说,照片的位置之前挂的是父亲的代表作《瑞雪》。在温暖灯光的烘托下,电视上才能看到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分子的家庭活活呈现在面前。和父亲古元有着深厚感情的古安村老师说,自从父亲去世后,家里的布局基本没再动过,她要尽量保留父亲生前的感觉。

 

得到徐悲鸿的盛赞

 

古元先生出生在归侨家庭,父亲早年是海外第一代到巴拿马开通运河的华工,有积蓄之后叶落归根到珠海,建立起一个相对富裕的小康家庭。古元先生在这样的家庭长大,接触了很多西洋艺术流派的艺术,特别是葡萄牙、西班牙的绘画,他在小学的美术教育阶段就可以看到很多西洋文艺复兴时期的东西,所以对巴比松画派米勒的作品很有感触,这与古元先生早期田园牧歌的生活是很贴切的,而他早期的作品都带上了西方绘画的影子。

延安时期无疑是古元先生版画创作的开始。日寇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古元也未能幸免,他的父母兄弟均因战争而遇难,这使古元毅然决然奔赴延安,用极富宣传性的版画代替刀枪,投入抗日的革命热潮。1940年,古元先生到延安县川口区碾庄担任乡政府文书工作,这里的所见所闻,都成为自己版画创作的素材。在此期间,古元先生的艺术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从他的版画作品《铡草》和《哥哥的假期》中看出。在版画《铡草》中,早期西方艺术的影响还未脱开,从作品的轮廓动态,对形体表现的刀法上,可以看出整体画风还是比较洋气的。但在短短两年中,《哥哥的假期》就出现了,在这幅作品中,古元先生通过一个穿戴着八路军军帽和皮带的农家小孩的形象,表现出解放区人民对八路军的爱戴,但无论是从透视感,还是刀法上都特别有中国版画自己的风格。在1942年重庆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上,徐悲鸿先生看到古元作品这种快速的转变,极力称赞他是“中国艺术家一卓绝之天才”。


《铡草》 1940年


《哥哥的假期》  1942年

 

一位热爱生活的诗人

 

古元不仅是一位投身革命的战士,更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诗人,他的作品不是简单枯燥的政治口号的解读,而是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平实画面,来表述自己的艺术追求和民族状态。区别于当时表现人们内心愤怒和挣扎的题材,古元先生刻画了很多根据地解放区的新气象,这种表现不同于口号般的呼喊,而是从生活中的一个个细节展现出来的。如表现农村妇女思想解放的《离婚诉》和《结婚登记》,表现农村文盲自我解放的《识一千字》和《冬学》,表现军民一家的《拥护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和《区政府办公室》,表现解放区生产力解放的《烧地契》等。

《区政府办公室》刻画的是在古元先生办公的窑洞的场景。这幅作品采用散点透视的视觉处理,以民间年画的风格记录了办公室发生的事情:乡间通讯员把信件送往各个村子里;八路军为做生意的村民开具通行证;村内事务纠纷的处理等,这正是当时根据地日常生活的写照。


《区政府办公室》 1943年

《烧地契》是古元先生少有的动感强烈的版画作品,这幅作品表现的是解放前夕,解放区解放生产力的事件。熊熊的烈火带着燃烧的激情,直冲云霄,仿佛预示着革命就要胜利了。


《烧毁旧地契》 1947年

无论是革命的艰苦时期,还是解放后的建设时期,从古元先生在他的作品中营造的氛围就可以感受到他温和、乐观的性格。在解放后的这次创作高峰中,古元先生创作了很多表现工人生产的作品,但大多以抒情题材为主,画面充满宁静和温馨的气氛。

古元先生在世时,家里就挂了两幅自己的版画作品,分别是《瑞雪》和《玉带桥》。《瑞雪》是革命胜利后所作,它表现的不仅仅是风景,而是传达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情感;而《玉带桥》表现的盛夏的景色,拱形的桥立于满池的荷花中,半圆形的桥孔和水中的倒影连成一个圈,怒放的荷花、连片的荷叶,桥下的垂钓者和桥上的行人连在一起,给人宁静凉爽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景象。


《玉带桥》 1962年

 

女儿眼中的父亲——像骆驼一样

 

古元先生一生经历了建国的不同阶段,正如古元先生自己所说,“我们这一生所经历过的事情是与众不同的,是前所未有的。我希望把我所经历的这些,能在我的木刻中留下痕迹”。尽管这些经历中有苦难,但古元先生用自己的坚定和乐观,为后人留下一批批宝贵的精神财富。


《骆驼赞》 1982年

在古元先生的版画作品中,有很多骆驼的形象,其中一幅《骆驼赞》中,古元先生写道“负重任劳,取之甚少,予之甚多,不管炎寒风旱,总是昂着头迈着坚实的步子前进”。这不仅是古元先生对骆驼的赞歌,也是对自己的共勉。古元先生有一幅作品《探望老房东老战友》,这个老房东是当年的战队模范,做军鞋、担架队,或者是给解放军送粮、送米、过封锁线,送游击队的队员,立过很多功,而解放之后,这位老战友依然保持着简单的生活方式。古元先生想借用这幅作品,表达对建国后官员不良风气的鞭笞,同时告诫身边人,要始终保持朴素的生活态度。


《探望老房东老战友》 1963年

古元先生一生经历了很大的变动,他的艺术生涯随着这些变动而产生好几个高峰,不同高峰有不同的代表作,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古安村老师还告诉我们,古元先生逝世前,要求把自己的骨灰洒向两个地方,一个是他艺术创作之始的延安宝塔山,一个是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下。他没有树碑,却是用一件件艺术作品为自己树起无形的丰碑!古元老师延安时期的代表作《区政府办公室》和《烧地契》两幅作品正在“版话峰会——东西方艺术家版画对话展”第一版“跨时空对话”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