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她发轫于1918年成立的中国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机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和1938年成立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秉持“尽精微 致广大”的校训,坚守“注重使命、崇尚学术、尊重人才、兼容并蓄”的理念,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引领着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了卓越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美术学院全面贯彻中央历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无愧于时代的艺术创作与教育方针,加快全面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步伐,积极投身于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建设,深入城镇乡村,以精湛的艺术赞美劳动,服务人民,在承担国家重大主题艺术创作、城乡建设、生态环保、信息化建设、工业产品和生活产品设计、交通工具和轨道交通设计、大型国家活动、国际赛事和展会设计等一系列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相关的重大项目上,取得了众多新的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铸就百年辉煌,加快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
学校按照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体要求,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主人翁精神,确立了努力在2018年学校百年华诞之际,全面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实现“百年辉煌”的奋斗目标。
在这一目标指导下,学校逐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让学校始终保有一流人才的优势;建立和完善学科发展和调整机制,构建完备的现代高等美术教育学科体系;深化招生考试和教学改革,完善具有中央美术学院特色的高端艺术人才的培养方式;建立和创新推动师生创作和学术研究的机制,为精品创作和重大美术理论研究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学生工作模式。学校通过深化综合改革,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始终把自己的艺术追求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坚守艺术理想,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奉献给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伟大的时代。
为集中力量研究、创作具有强烈艺术魅力和鲜明时代特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优秀美术作品,学校正式成立了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在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主办“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我校共有21件作品入选,在全国各大美术院校中居首。2015年11月,历时三年再创作而成的大型主题作品《新中国诞生》正式亮相并永久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该画高4.8米,宽17米,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幅中国工笔重彩作品,以气势恢宏而又细腻的笔触,再现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63位委员在开国大典上的风采,成为诠释新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作品。
为系统梳理中国社会沧桑变化的深厚印迹,集中呈现新中国社会气象和劳动者思想、精神风貌,书写刻画党领导人民争取独立、解放、走向改革开放的进程,学校策划并举办了系列主题性大展,包括在北京、南京、宁波和济南等地进行巡展的“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大型展览、中国美术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接力——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写生创作展”等,为艺术爱好者和社会公众献上一份艺术厚礼,使美术创作发挥更有力量的社会作用。
中央美术学院素有绘制领袖像的深厚传统和良好基础,自2014年起,天安门管理委员会正式委托学校长期承担绘制天安门城楼巨幅毛主席像的重要任务。学校教师凭借精湛的技艺,高水平地展现出人民领袖的精神内涵。
2015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学校和北京市总工会在劳动人民文化宫联合主办了“为人民服务、为劳模造像”大型活动。美院创作队伍由校长、书记亲自带队,两百多名美院师生为北京市百名劳模现场造像,创作了150余件作品。他们用画笔和双手描绘出当代劳模风采,弘扬劳模精神。
三、弘扬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彰显中国气派,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时期,中央美术学院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充分利用专业优势,自觉承担“为民族设计”的历史使命,根据国家建设的重大需求,解决现实的重大艺术设计问题,以视觉创造塑造“中国形象”、以视觉产品讲述“中国故事”、以视觉传达彰显“中国精神”。
2008年和2010年,学校成功完成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视觉系统和展陈设计,在国内外广受好评,荣获“第四届文化部创新奖(特等奖)”,积累了为国家设计的丰富经验。近年来,学校又先后完成了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视觉设计、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标志、北京田径世界锦标赛吉祥物“燕儿”设计、歼-10战斗机涂装设计、APEC国宴等餐瓷设计,对国家形象做出了很好的诠释;承担了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代表团贺礼设计,充分表现出党和国家对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发起“轨道交通站点设计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并完成北京、青岛两地十余个地铁站点设计,以艺术助力中国特色城市发展。
2015年起,由学校承办的“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作为以当代公共艺术的形式宣传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型国际艺术活动,在美国纽约亮相,获得海内外各界热烈反响,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以及文化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被文化部列为“欢乐春节”重点品牌项目。
四、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京津冀一体化”等重要发展战略,学校坚持以高水平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作为服务国家的核心驱动力,主动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的要求。
1.积极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6月学校成立“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李岚清同志为中心篆刻“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印章。中心发挥学校学科优势,整合国内外前沿学术力量,搭建高端学术平台,开展多区域、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以文化艺术为桥梁和纽带助力政治经济互通,打造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端智库。成立以来,中心已成功开展多个具有影响力的主题设计和展览项目。
2015年11月,由学校主持设计的“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在海丝起点城市泉州正式开园。这座全球首个以“海丝”为名的大型主题艺术公园以鲜明的时代主题、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新颖的设计创意成为“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的一大亮点,受到中外艺术家和广大公众的高度好评。
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指引下,中央美术学院走到哪里,文化艺术交流就走到哪里。学校策划主办的“草原长调——中蒙当代美术交流展”及“文明的回响(第一部):穿越敦煌”大型艺术展,从视觉艺术的领域促使观者共同挖掘丝绸之路沿途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积淀,探寻世界文化交融的脉络,形成了艺术创作上的古今中外对话。
2.文化先行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中央美院作为首都高校,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配合疏解非首都功能,学校将美院附中及城市设计学院部分专业迁至河北省三河市燕郊校区,对当地文化艺术及艺术教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牵头成立京津冀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创新高校联盟,在河北容城搭建三地院校、企业、政府及行业间的学研产沟通交流平台;参与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探索农村城镇化发展新道路;启动河北毗卢寺、昭化寺、玉皇阁等寺庙壁画临摹与复原等项目,抢救性保护并弘扬传统艺术文化。
3. 服务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2015年学校全面启动与北京市、市教委及市属高校合作的北京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以建构国际文化大都市为目标,打造北京视觉文化系统,提升北京视觉文化形象。现已完成北京“市属医院导医标识设计指南”项目、CBD核心区公共空间艺术设计规划研究项目等。
学校入选北京市教委于2014年启动的“关于高等学校和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发展工作(简称高参小)”项目,作为唯一一家参与美术特色发展支持工作的高校,帮助北京市小学美育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
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践开展艺术专业教育
学校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结合,通过采风、写生、社会实践、艺术考察、扶贫助教,引导学生从生产劳动现场、人文自然和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形成关注现实、服务社会和人民的创作观念,将高雅艺术输送到大众和民间。
下乡写生和艺术考察是中央美术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每年组织近千学生深入全国各地开展艺术创作和考察研究,描绘祖国山河和人民形象,把艺术劳动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学校积极开展艺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系列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红色1+1新疆西藏基础美术教育援教项目、艺术使者行动计划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艺术责任感;承担中宣部“图说我们的价值观”海报创作任务,并在全国各地得以推广使用;持续举办“青春·足迹”学生主题创作展、“最美中国”主题摄影展,搭建在校生探索个人艺术语言与公众对话的重要学术平台,提倡学生在坚持学习积累的同时更多地接触生活和社会,努力创作出了和时代发展韵律融为一体的优秀作品;主持“为西部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设计”公益项目,为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进行无偿设计活动,以改善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况,维持西部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中央美术学院将始终秉持“为国家造型,为民族设计”的理念,怀着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对中国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强烈使命感以及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以更高的境界、更大的视野、更宽的胸怀努力实现学校的发展,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