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日14时30分,第六届“青春·足迹”学生主题创作展研讨会在1号楼207会议室举行,党委副书记孙红培、教师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与参展青年学子共同研讨学生主题创作。
学生主题创作社成员,此次展览集体创作一等奖获得者代表,中国画学院本科生马楚航结合暑期前往六盘水等长征沿线实践的经历谈到,实地考察和收集素材有利于重温历史,深化理解,对主题性创作特别重要。连续四年参加“青春·足迹”展览的造型学院油画系本科生伊力凡·阿力木江今年获得了个人创作三等奖,他介绍了自己探索民族文化元素与当代艺术结合的创作尝试,认为主题创作展为学生们在课堂之外提供了发挥创作力的重要平台,激发了自身的创造力。学生主题创作社成员,造型学院版画系本科生赵墨约代表组员发言,她深刻感受到,围绕长征精神进行创作是集体智慧的碰撞,在不同专业同学的分工协作中表达他们对时代理解的作品便应运而生。随后,来自其他院系的同学分别从各自的角度也谈了自己或组员进行主题创作的过程和心得。
造型学院雕塑系周思旻老师在听了学生们的发言后有感而发,她认为“青春·足迹”作为课外创作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们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历史、社会和时代各方面的思考,突破小情绪、小题材、小我,艺术创作在主题限制的情况下反而能激发出更大的突破。中国画学院王晓辉老师结合主题创作的经历谈了体会,他认为学生们在参加“青春·足迹”的过程中要努力尝试将艺术与现实主义结合,创作出更有深度的作品。造型学院油画系马佳伟老师结合近期主题创作的心得表示,“青春·足迹”展览对培养学生凝聚力,促使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造型学院壁画系董卓老师围绕入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的作品《翻越雪山》介绍了主题性创作的诞生过程,鼓励学生们担当起央美艺术家用画笔书写国家历史的责任。造型学院基础部李荣林老师肯定了同学们参展作品所呈现出生命力和冲击力,他认为在创作主题的限制中更能够产生艺术的力量,同学们应坚持提炼和深化,形成自己创作面貌。
孙红培听了大家的发言后首先对“青春·足迹”学生主题创作展取得的良好反响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作为同学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第二课堂,展览为大家搭建了各院系同学相互交流的平台;同学们在进行主题创作的过程中,体现出中央美院“关注现实,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肩负起了社会赋予美院人的责任。他嘱咐同学们要坚持进行社会实践,努力成长为这个时代优秀的艺术家,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路看作我们这一代人新的“长征”。
第六届“青春•足迹”学生主题创作展作为学校“中国梦•艺术梦•百年梦”主题教育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共收到集体和个人创作两百余件,近百件入围作品得到展出机会。11月中旬开始,优秀作品还将前往北京八一美术馆等地进行巡展,让更多人感受到央美学子对于“长征精神”的理解和表达。
团委 刘昱/文
学生 刘畅 陈晗/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6年11月11日
孙红培副书记讲话
教师代表李荣林谈创作感受
中国画学院马楚航同学发言
造型学院油画系伊力凡•阿力木江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