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上午,位于崇文门的北京市明城墙遗址公园,又增添一道新景观——由中央美术学院担当设计的首面市级劳模墙正式落成。1950年以来全市所有由党中央、国务院表彰,获得全国劳模称号的1197名全国劳模的姓名全部镌刻于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京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牛有成,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红培,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研究院院长刘波,中央美术学院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岳洁琼,以及劳动模范代表、职工群众代表参加了劳模墙的揭幕仪式。北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曾繁新主持仪式。
北京东便门至崇文门的这一段明城墙遗址是北京城内仅存的两处明城墙之一,也是北京城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有着厚重文化底蕴。劳模墙由5块自然形状巨石打磨成的墙体组成,分散坐落在公园西侧草坪上。劳模墙墙体所用石料是每块高3米左右的青白石,产自房山区,劳模墙周围还设立劳模雕塑等景观,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在此建设体现新中国爱国主义文化劳模精神的劳模墙,是北京市总工会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共同成果。
今年10月25日,北京市总工会主席牛有成,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北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曾繁新等同志亲自到明城墙遗址公园现场办公,为劳模墙选址,现场确定了直接采用青白石原石的材料及劳模墙的造型形式。范迪安院长认为,自古以来,勤劳、奉献的劳动者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缩影,劳动者的精神和伟大品质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是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亲自关心劳模墙的设计工作,由协同创新办公室统筹,设计研究院院长刘波教授担纲设计任务,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教授担纲劳模墙石材造型和全国劳模奖章、先进工作者奖章的复制和艺术监制。经过紧张高效有序的工作,在预定时间圆满完成了劳模墙的工作。劳模墙的落成,既丰富了首都历史人文景观,又将劳模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用丰碑的形式与历史同辉,为劳模精神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从2015年4月起,中央美术学院与北京市总工会建立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在弘扬劳模精神和赞颂普通劳动者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年“五一劳动节”前,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在太庙享殿前广场前“为劳模塑像”活动成为弘扬劳模精神的典范活动。2016年我院又组织三个写生小分队到北京市三个基层点为普通劳动者写生并举办“中国梦 劳动美”展览。今天,又共同完成了北京市首个劳模墙的建成。正如范迪安院长在“中国梦 劳动美”展览前言中所说:与北京市总工会合作的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师生不仅艺术化呈现了当代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和首都建设的崭新气象,更弘扬了劳动精神,歌咏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体的伟大品格,唱响了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时代主旋律。
协同创新办公室 岳洁琼/文
学生 王翰林/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6年12月29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京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牛有成,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红培和劳模代表共同为劳模墙揭幕
劳模墙建设期间,范迪安院长现场听取吕品昌教授汇报设计方案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合影
劳模代表合影
劳模广场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