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创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从培养“德艺双馨”高端艺术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学校“百年辉煌”奋斗目标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之中,切实加强领导,创新教学模式,课程效果显著提高。

    “五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模式初见成效。“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一位教师一本教材一个学期从头至尾“满堂灌”的传统做法,在一门课程中实行课堂串讲、名师讲座、经典阅读、课堂讨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全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着眼于增强学生对课程的整体理解与消化吸收,改变授课形式、整合教学资源、推动经典阅读、鼓励互动参与并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通过专业考察采风和写生等活动,深刻理解、掌握并在艺术创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更符合美院学生思想实际与接受能力,更好地激发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和主体意识,受到学生的认可与欢迎。

目前,学校思政部已开通微信公众号“CAFA笔墨与时代”,推介优秀学生作业和学习资料,同时正在积极筹建中央美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

切实加强领导,党委书记和校长带头上思政课。学校成立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的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多次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问题。2016年7月,制订颁布了《中共中央美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央美党发〔2016〕26号),对思政课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都做了明确的要求部署。

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上讲台讲授思政课,推动了全校师生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高洪书记题为“民族复兴与中国道路——谈谈艺术学子的历史机遇与时代使命”的讲座,以翔实的史料、严密的逻辑以及平实亲切的授课风格,使艺术学子深刻理解了中国道路的来之不易及其独特性和复杂性,拓展了思想格局,增强了使命感与责任感。范迪安校长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史观的当代价值”讲座,分析了马克思对希腊艺术和哥特建筑的论述以及对伦勃朗和拉斐尔绘画的评价,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史观的两个重要维度,使同学们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等文艺理论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鼓励同学们用“艺术的方式”“掌握世界”,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声。

探索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确定思政课专业教师编制12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并结合实际采取了专任教师与客座教授相结合的形式,目前已聘请原北京大学马院院长陈占安教授、现任清华大学马院院长艾四林教授为客座教授。学校还大力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2016年拨8万元专款用于思政课教师社会考察。为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学校思政部正积极筹划设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以学术研究提升课程的思想含量和理论水准,努力实现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使思政课“成为为学生成长提供思想资源、政治引领、理论支撑的精品课程”的目标。

开展具有美院特色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今年下半年,学校思政部为2016级新生开设了具有美院特色的“形势与政策”课,在安排自学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系列讲话重要精神等内容的同时,还举办了四次专题讲座。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从自己1978年考入美院的故事讲起,结合近40年的艺术历程,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发时代先声,怀理想前行”的精彩一课;党委宣传部长秦建平和学生工作部部长郭丽则结合美院近百年的厚重历史特别是前辈艺术名家的事迹,分别为同学们做了“对话百年沧桑,感受美院精神”和“艺术家何为”的讲座,勉励同学们从这块名家辈出的中国艺术高地汲取营养,讲好时代故事,做自己喜爱、人民热爱的优秀艺术家;思政部副主任宋修见在题为“从自在走向自为,由自律而得自由”的讲座中,强调同学们要严格自律,自觉追求更宏大的思想格局和更宽广的艺术视野,做不惑不忧的思想者和无畏无惧的行动者。

此外,今年下半年,学校与另外三所艺术高校(中国戏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联合成功申报了北京市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示范点培育项目,着力打造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平台,推出示范性课程教学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特色教学的坚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