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时代中华美育精神 --高 洪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八位老教授回信,充分肯定了美育的重要性,并对做好美育工作提出了要求。一年来,中央美术学院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做了一系列扎实的工作。近期,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美术研究》设立了“美育研究”专栏,聚焦美育基础理论和当代美育实践的研究,对“美育对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中华美育精神传承与弘扬”“我国当代美育的特点、规律和方法”“美术教育中推进美育的价值、路径和方法”“美育促进青少年创造性发展”等问题,持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新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2018年8月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提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课题。他在回信中提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他强调,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回答好新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课题,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伴随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时代命题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尚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追求尽善尽美的崇高之美,重视礼乐教化的美的熏陶等等美育传统。1918年,蔡元培怀着“美育代宗教”理想倡导成立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即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的时候,正是中华民族危机和中国人民苦难日益深重的年代,他倡导成立中国第一所官办的现代形态的美术专门学校,不只是为中国培养几个画家,而是要通过美育唤起民众的觉醒,挽救民族的危亡。 
18世纪德国席勒提出“美育”这个概念的本义,是对人的感性与完整性的倡导。他在《美育书简》中这样写道: “有健康的教育,有审视力的教育,有道德的教育,也有趣味和美的教育。最后一种教育的意图是,在尽可能的和谐之中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的整体。” 20世纪初,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等人引入“美育”概念,激活了中华美育传统,为启蒙与救亡的现代中国注入了美的力量。中国第一所现代形态的美术专门学校高举着美育的旗帜开创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新纪元。 
然而,美育的美好理想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无法真正实现的。任何时代的美育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时代任务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明确提出了美育的两个必要条件:第一,人要获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解放,要从贫穷、从压迫中解放出来;第二,人要获得功利性的超越,要从对物质财富无限攫取的私欲中超越出来。纵览历史,无论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所积淀的优秀美育传统,还是现代“美育”概念引入后,一代先贤的积极倡导,都由于当时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而难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经过新中国70年筚路蓝缕的伟大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波澜壮阔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的物质生产力水平获得极大提高,我们有条件实现美育理想,而且也有必要实现美育理想。正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说的“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也一定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的具有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人。要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美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加强美育。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2035年和2050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以美育提升人民大众的审美素养和精神境界,培育深厚的家国情怀,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活力和创造精神。 
新时代美育工作要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美育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加强美育工作,倡导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的庄严使命,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举措,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的体现。 
二、新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按照美育规律,在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之中,在鲜活的学习生活的实践体验之中,实现人的真正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现实问题 
美育诉诸人的感性和心灵,是一种引导人的生命不断成长完善的个性化教育,能够让受教育者建立起和这个世界美好的积极的审美情感联系,因为这种联系而感受到美、享受到美,并且愿意把所感受和所享受到的美传递与表达给这个世界。如果说人要受到法律的规范、道德的约束,那么美育是让人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把遵守法律、崇尚道德、追求高尚成为自觉,并在此基础上和这个意义上实现真正自由和全面发展。所以,美育必须在教育和生活的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注入“美的要素”,让人在鲜活的、美好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接受美的陶冶、展开美的创造。因此,要在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各种空间都有美的熏陶,都有美的体验,在学校加强美育、在家庭重视美育、在全社会倡导美育。 
学校加强美育,要着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建构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的美育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要挖掘各门课程中的美育资源,让学生感受到蕴含在各个学科中的客观规律之美、人文关怀之美、创造发明之美、探求真理之美;在校园文化中,要营造美的环境、创造美的氛围,让学生从校园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角一景中,都感受到美的影响和美的感染;在集体生活中,要突出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让学生从教师的教导指导中、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和班集体活动中、同学交往交流中,感受到理解友爱之美、团结互助之美、乐群和谐之美、奉献崇高之美。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遵循美育特点,用实践体验的方法,用感受熏陶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激发学生的热情,追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境界,绝不能用知识灌输的方式、用功利性引导的办法、行政性强制的手段。 
家庭重视美育,要着眼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要以家长的言行和每个家庭特有的方式,引导孩子分辨美与丑,珍爱美好事物,营造美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培育孩子对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追求。在引导督促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学习的兴趣之美、努力奋斗之美、进步成功之美;在规划孩子未来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确立志趣之美、树立志向之美、实现目标之美;在讨论和决定家庭事务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相互尊重之美、相互包容之美,良好家风之美;在日常家庭生活过程中,让孩子感受整洁优雅之美、勤俭持家之美、承担责任之美。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是要把孩子从以功利为目的的繁重的作业和各种培训类“特长班”中解放出来,引领孩子进入到天地自然和现实生活的更为广阔的美育大课堂之中,引导他们建构起自我与世界的美好联系。 
全社会倡导美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力建设美术馆、博物馆、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等具有重要美育作用的公共艺术空间,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为人民提供优质丰富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衣食住行中的美好;在城乡生活中,让人们能够在美丽乡村、美好城市和艺术社区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愉悦的美的陶冶,使所有的中国人都在美的生活中实现自我超越和全面发展,成为有品位、有内涵、有创造力的人。 
特别是对艺术院校来说,更需要发挥好美育的引领和“引擎”作用。在这方面,中央美术学院近年来开展的毕业季活动和美绘乡村、乡村改造、城市社区改造、地铁站设计、“高参小”项目等等都得到城乡居民和中小学生的由衷喜爱。 
 三、新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独特优势,在浓厚的文化和艺术氛围中提高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我校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加强美术教育和音乐、舞蹈与戏剧等其他门类的艺术教育,培养具有“大美之艺”的艺术家,为时代和人民创造传世之作,使广大人民在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生活中不断提升审美素养、艺术品味、思想境界和创造活力。 
艺术教育与鉴赏活动诉诸于人的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美育的重要手段。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全社会大力开展以美育为导向的艺术教育课程和文化艺术活动,着眼于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和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从根本上扭转艺术教育中的功利化、工具化、技术化倾向,创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使学校、社区和所有的公共场所都具有一种美育的场域力量,使人们在全部的社会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美的滋养。 
中央美术学院在以笔墨丹青深度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100多年的历程中,孕育了灿若星斗的名家大师,创造了激励中国人民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传世之作,为中国现代美育的开展提供了不朽的艺术经典。进入新世纪以来,一大批精品力作的诞生和一系列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设计,在艺术审美和生活美学等多方面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今年是中央美术学院新百年的伊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弘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光荣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带动全社会共同营造浓厚的文化和艺术氛围,在新时代中国美育事业中发挥好作为中国最高美术学府“美的引领”的独特作用;同时深入开展美育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全面启动美育学科建设,打造新时代中国美育理论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高地。 
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人们对美的需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我们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有条件、更有信心做好美育工作,使全体受教育者和亿万中国人在浓厚的文化和艺术氛围中提高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实现全面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